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一抹幽蓝

点滴记录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  

2015-09-05 22:29:44|  分类: 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伟大的工程,润泽一方,不愧被誉为“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”,而且也是现存两千年,却仍在发挥巨大功能的水利工程,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,不是之一,而是唯一,真正的举世无双。
从伏龙观下来,需要走过一座索桥才能到达对岸,去往飞沙堰。
桥边芦苇正开花呢,那洁白的苇花在风中摇曳,不知咋的让人不由得想起那首诗经里的蒹葭来。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站在桥上,可看到伏龙观下有“离堆”二字,此观雄踞在号称“中流砥柱” 的离堆之上,三面悬岩绝壁,下临惊涛骇浪,十分壮观。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岷江水在此分流,它激流奔涌,冲向离堆这一中流砥柱,浪花飞溅,这里的水分明不是温柔婉约的水,而是一条孽龙,在这里被降服,但仍带着野性与脾气,四处翻腾,不可一世。但因李冰父子而让它顺从地由宝瓶口进入内江,去润泽天府大地,另一条则仍然奔腾南流,投向长江的怀抱。无怪有人说“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,要看水,万不可忘了都江堰”。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沿金刚堤上行,一路观看水利工程。
在飞沙堰处,放有一些这样的小马杈和竹笼,当年李冰就是用这样的工具治理恶水的。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飞沙堰是一个溢洪道,它将泥沙进行二八分沙,有着防洪的功能。

 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本想继续慢慢走着前行,不过担心时间有够,我们便决定坐观光车,直接到了鱼嘴。
鱼嘴是江心似鱼的堤坝,它将岷江水四六分水,5.12时它受了一点损伤,现已补好。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相聚离堆园,拜水都江堰(二) - 一抹幽蓝 - 一抹幽蓝
 
碧绿的江水,青翠的大山,山中的亭台楼阁,给都江堰流域增加了不少的姿色。你可以静静地靠在栏杆边,吹吹清凉的江风,看着这伟大的水利工程,不得不为先人们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自豪。

可以说,无李冰父子,则无都江堰的旷古工程,无都江堰,则川西平原无法拥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誉了,川人真的应该永记李冰父子的恩泽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2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